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

用动图展示最美的屋顶

2019.05.23 | , , ,
遗介 遗介

作者:Heritage Observer
原文链接


中国古建筑是个神奇的存在

模样纷繁复杂

大家都很熟悉

但是好像又都很陌生

每当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屋顶

你也会说这是——大屋顶

_1.gif

还是—— 小屋顶


_2.gif

那这看着不一样

却又有点像的古建筑屋顶

到底怎么分呢?

这次

我们来数一数这些古建筑的屋顶!





一  什么是屋顶




古建筑的屋顶

往往是我们对一座古建筑最直接的印象

比如说到天坛

你脑子里肯定会出现一个轮廓

_4.gif


解释屋顶是什么之前,我们得知道

古建筑基本分为三部分

台基   屋身   屋顶

你可以理解成一个人戴着帽子

屋顶就是人的帽子

_5.gif


其次你要记住这三个部位

山墙   屋面  屋脊

_6.gif




  你肯定见过的屋顶们



我们的生活中

有些屋顶是你肯定见过的

他们是最为常见的几种屋顶样式


01

 庑殿顶



    颜 值 要 点    

_7.gif

庑殿顶

五条脊

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

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

   出 身 要 点    

根据资料记载

庑殿顶其实早在殷商时代就有

但唐中期以前的庑殿顶具体结构现已不可考

晚唐以后有实例可查

这时候的庑殿顶屋面曲线平缓

正脊较短

正脊两端的鸱吻是鸱形象

而不是鸱

比如梁思成林徽发现的佛光寺东大殿

_8.jpg

唐  佛光寺东大殿(模型) 

宋代叫作“吴殿顶”

也叫“四阿殿顶”

(“阿”是建筑屋顶的曲檐

“四阿”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顶)

明清时期

改称“庑殿顶”

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庑殿顶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

比如 驰名世界的 故宫太和殿

   委 以 重 任    

最尊贵的建筑才可以使用庑殿顶

宫殿和庙宇的殿堂较多

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

就是中国古建屋顶中的最高级 

_9.jpg

故宫 太和殿 


    歇山顶    

02

    颜 值 要 点    


歇山顶有

九条脊

一条正脊、四条垂脊和四条戗(qiāng)脊

前后左右也有四个坡面

左右两个坡面比庑殿顶的要低

名字记不住?

一个人要爬屋顶这座山

爬了一半山坡非常累

歇了一会以后

速度直线上升立刻就到了山顶

于是这座山叫 歇山顶


小知识

戗脊就是屋顶最边缘分岔的那四条比较短的脊

山花就是歇山顶左右两侧与坡面衔接的三角形区域

(具体可参考上图)



   出 身 要 点    

根据文献和资料显示

此屋顶最早见于汉阙石刻

当时的歇山顶较小

一直发展到唐代就开始有点像如今的模样了

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建筑——南禅寺大殿

就是一座唐代歇山顶建筑

_11.jpg

唐 南禅寺大殿

清代之前叫“曹殿” “汉殿” “厦两头造”等名

明清时期

官方建筑开始出现大歇山

“歇山”这一叫法也在清代开始

    委 以 重 任    

歇山式比庑殿顶低一个等级

一般在仅次于庑殿顶等级的建筑上

宫殿和庙宇中的大殿使用较多

如大家都爱的北京天安门

就是 重檐 歇山顶

_12.jpg

故宫 天安门



小知识



重檐 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屋檐,一般来说,重檐大多是指在一层建筑上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屋檐。重檐屋顶的“重檐”,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相同的,也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不同的。





03

       悬山顶      


   颜 值 要 点   

ezgif.com-resize.gif

悬山顶有

五条脊

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

前后两个坡面

它的特点在于

屋顶的大山两侧超出山墙

屋顶两侧悬在山墙外

因此得名“悬山顶”

(有时被称“挑山顶”)

   出 身 要 点    

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

宋朝时称“不厦两头造”

清朝称“悬山”  “挑山”  “出山”

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

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

    委 以 重 任    

悬山建筑等级较歇山建筑低

在庙宇、宫殿建筑群中

用于附属建筑

用于民间建筑

因其有利于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更为普遍

_14.jpg

山西  龙门寺西配殿

_15.jpg

山西  佛光寺文殊殿



小知识



缝板 悬山建筑悬在外的檩木,会受到雨水侵蚀,腐朽加速,因此出现了博缝(风)板这块木头。挑出的檩木端头用博缝板挡起来,暴露的木头得以掩盖和保护。博缝板长随椽长,按步架分块,随屋面举折安装,成弯曲的形状。





   硬山顶  

04



    颜 值 要 点    



_16.gif

硬山顶有

五条脊

一条正脊、四条垂脊

前后两个坡面

左右两侧的山墙与屋面直接相交

将所有内部梁架檩木包住

记不住的话就说屋顶与山墙生硬交接

所以叫硬山顶

   出 身 要 点    

宋代建筑巨著《营造法式》一书中

没有关于硬山顶的记载

现也无存宋代有硬山顶建筑遗物

由此可推断

宋代及以前没有硬山顶

明、清时期开始

硬山顶开始广泛出现

    委 以 重 任    

这是古建筑中最普遍的屋顶样式

住宅、园林、寺庙都大量存在

_17.jpg

沈阳故宫 清宁宫


_18.jpg

山西  王家大院



05

       攒尖顶      

    颜 值 要 点    


_19.gif


攒尖顶

顶端为尖,上有宝顶

没有正脊,其他脊的数量随建筑墙平面边数各有不同

如圆攒尖、四角攒尖、六角攒尖、八角攒尖

等等等等

   出 身 要 点    

原始社会的北方建筑

已经有了攒尖顶的雏形

_20.jpg

半地穴

攒尖顶在汉代已经出现

宋代叫“斗尖顶”

明清时代的建筑物中较多见

    委 以 重 任    

在攒尖顶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可见


北京故宫的中和殿

天坛祈年殿等几座

_21.jpg

故宫 中和殿 

_22.jpg

天坛 祈年殿

但在亭、阁、塔类建筑较为多见

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亭子

如中国最大的亭子

北京颐和园廓如亭

就是个重檐的八角攒尖顶

_23.jpg

颐和园 廓如亭 



  卷棚顶  

06

    颜 值 要 点    


_24.gif

卷棚顶

没有正脊

因其正脊处是弧线形的曲面而得名

其他位置因屋顶样式不同

可以是卷棚歇山顶、卷棚硬山顶、卷棚悬山顶等

    委 以 重 任    

卷棚顶出现在宫廷、寺院一般是附属建筑

我们常见的是在园林中的亭、轩、廊、榭

如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

屋顶形式基本全部为卷棚顶

_25.jpg

颐和园 谐趣园建筑群


小知识:屋顶的等级序列



庑殿式>歇山式>悬山式>硬山式   卷棚顶与攒尖顶经常见于园林中,但也有故宫中和殿此类例外,因此此处不讨论卷棚顶与攒尖顶等级。

 重檐>单檐    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。





三  较为少见的屋顶

扇面顶

扇面顶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

前后檐都是弧形

且弧线前短后长

后檐大于前檐

一般都是小型建筑

_26.jpg

拙政园 与谁同坐轩

“盔顶”因形象类似战士头盔而得名

顶和脊大部分为凸出弧线

屋顶最高处中心为宝顶

像是头盔上插的缨穗或帽翎

盔顶现存并不多

而你最耳熟的 岳阳楼 就是一个

_27.jpg



岳阳楼



盝[lù]顶

 盝顶较难见到

坡屋顶家族里的平屋顶

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

四面再接坡面

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

盝顶在金、元时期比较常用

元大都房屋多为盝顶

明、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

如明代时期故宫钦安殿

清代瀛台的翔鸾阁

以及现在先农坛的井亭


_28.jpg

先农坛 神厨井亭



穹隆顶 

穹窿”指天空

也指高成形的建筑

外观像是倒扣的球形或多边形

所以也被称作“圆顶"

常见的伊斯兰建筑多为

就是穹隆顶

_29.jpg

新疆  阿巴伙加玛扎墓(阿巴和加麻札墓)


藏族平顶

藏式屋顶均为平屋顶

四周多用边玛草砌筑起的边玛墙围合

平屋顶多用土石材料修筑

《旧唐书 吐蕃上》记载

“国都城号为罗些城,屋皆平头“

可见在吐蕃时期平屋顶已经是常态了

image.png

藏区民居

导出图片Thu May 23 2019 10_48_28 GMT+0800 (中国标准时间).png

拉萨  布达拉宫

环形屋顶

福建民居中的圆寨

就是环形屋顶

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土楼建筑

(环形屋顶只是土楼的一种,其次还有方形等)

土楼是基于福建客家人为防止侵袭而建造的聚居建筑

对外封闭、对外开放

通常还会出现同心圆式的诸多环形屋顶

导出图片Thu May 23 2019 10_49_34 GMT+0800 (中国标准时间).png

福建承启楼

_33.gif

四  屋顶开会


方胜亭

方胜一词指双菱形

两个方形相叠的亭子即为方胜亭

屋顶为两个四角攒尖顶相交形成

_34.gif

勾连搭屋顶

这种屋顶形式

在屋身和台基不变的情况下

屋顶更富于变化

勾连搭屋顶

也成为了巧妙解决古建筑空间扩大的方法

在需要大空间的建筑上多采用勾连搭

如汉地的伊斯兰礼拜堂多是勾连搭

_35.gif

 “卐”(万)字顶

“卐”字纹是我国古代装饰中的一种纹样

“卐”读作“万”

代表“万事如意”、“万寿无疆”等

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也采用“卐”字形

北京圆明园中的”万方安和“就是采用的万字顶

_36.gif_36.gif

藏汉结合屋顶

将藏式平顶与汉式各类屋顶结合

藏汉文化交流的实证

北京香山昭庙

承德小布达拉宫——

普陀宗盛之庙

即为代表

_37.gif

故宫午门组合屋顶

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

五座主要建筑呈五峰凸起状

故俗称“五凤楼

正中的门楼为重檐庑殿顶

东西各一庑殿顶的庑房

环抱的城台四角

各有一个重檐攒尖亭

中间还有两处两面坡连廊

所以整个午门的屋顶

其实是很多基础屋顶的组合体

_38.gif

合顶

故宫角楼组合屋顶

故宫角楼

是公认的屋顶最为精美的建筑之一

是一座四面凸字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

屋顶可分为三层

上层为两个十字交叉歇山顶

中层为四个不完全的重檐歇山顶交接

下层檐为一环半坡顶的腰檐

使上两层的屋顶形成一个复合式的整体

整个角楼有10个山花28个屋角72条脊

故宫角楼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!

_39.gif

_39.gif



遗介有话说

提起中国古建筑的第一印象,就是各种各样的屋顶,但它到底是什么?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数出来~古建屋顶家族也被叫成了大屋顶。可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。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标志,屋顶的造型、色彩和装饰都是中华经典文化经数千年演变后的价值体现,凝聚的是多个民族共同拥有的高超技艺!

就像你说的那样,此物只应天上有~
而遗介的十个人冒着毕设论文写不完的风险,恶心了自己整整一个月。
只是为了让你学完这篇文章
随意上天~谁都挡不住的那种~


_40.gif

致谢与声明:

参考书籍

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 田永复;

中国仿古建筑构造精解 李剑平;

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工艺 李浈;

福建土楼建筑 黄汉民、陈立慕;

中国建筑 屋顶篇 ;

个别图片源自网络,在此致谢原作者

图片制作:陈三岁、鱼艳天、 王威、刘鑫宁、徐天阳、孙海楠、遗介君

文案编辑:遗介君

排版编辑:小葱仔、遗介君、陈三岁

1558579997428093.png

全民做保护,遗介在行动!

3条评论
伯牙UP
伯牙UP 2019-05-28 10:09:51 回复 0

666666+66

然瑾卿
然瑾卿 2019-05-24 10:41:45 回复 0

学中建史找侯幼斌先生

张晓松
张晓松 2019-05-24 07:50:11 回复 0

大赞

遗介 遗介

作者:Heritage Observer
原文链接

media@archcollege.com
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
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。
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,望您耐心读完。
来稿要求如下:

● 作品类稿件

1、高清项目实景照片/效果图/模型照片/手绘草图
2、高清技术图纸,如:分析图/主要平立剖/总平面/关键节点详图
(图片要求:无水印,格式为JPG,图片分辨率72,宽度大于1200像素)
3、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(word格式)
4、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
5、如有项目视频,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
6、贵司的LOGO、官网相关信息。(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)

● 其他稿件

1、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
2、内容有趣有料,文字流畅通顺。
3、作者姓名,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
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,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。
投稿邮箱:tougao@archcollege.com
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: jzxy-yz
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

建筑学院APP

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

点击下载
close
社交账号登录
close
close
close
欢迎加入【建筑学院】
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!
完善资料
等下完善
close